成都燃气全力增援都江堰灾区恢复城市供气
发布时间:2008-05-20
5月12日的大地震不但对都江堰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也严重破坏了都江堰市的城市燃气管网,全城所有天然气供应中断。都江堰不仅是灾区,也是整个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的前沿指挥中心,来自全国各地乃至海外的数万救援队伍陆续集中到都江堰投入抗震救灾工作。尽快恢复都江堰城区的天然气供应,恢复城市功能,不仅关系到当地的抗震救灾工作,更关系到整个灾区抗震救灾工作的大局。
按照成都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的要求,成都城市燃气有限责任公司将已提前准备好的技术专家小组派往都江堰天然气公司,小组于13日下午1:00到达后,发现都江堰天然气公司面临着损害不明、人手不齐、联系不畅,不少员工的惊魂未定的困难情况。小组立刻协助都江堰天然气公司展开两项工作。
一、完善指挥机构,建立有效的通讯组织方法。
二、组织所有能召集的力量,展开损害调查和应急处置。
同时,向都江堰天然气公司提出两条建议:①将有关情况迅速向都江堰抗震救灾指挥部报告;②尽快考虑编制完善城区恢复供气方案的草案。
5月14日,公司向都江堰天然气公司增派技术专家,指导协助都江堰天然气公司编制了城区恢复供气方案的草案。
5月15日,公司总经理彭俊福亲自率领6名技术专家,随葛红林市长、孙平常务副市长赶赴都江堰,按照葛红林市长指示,迅速确定分为三个阶段依次为门站、三座CNG站和管网用户恢复供气的方案,并立即上报了成都市抗震救灾指挥中心、市建委和市能办。市建委、能办也采纳了成都城市燃气有限责任公司提出的尽快征调市区内燃气企业抢险施工队伍支援都江堰天然气公司的建议。
与此同时,成都市区内的6万户居民的恢复供气工作也正进入关键的攻坚阶段,公司从各方面抽调的抢修人员已达500人,许多员工连续工作已超过72小时,在这个极其紧张的时刻,成都燃气地震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在接到指示后,毅然决定再抽调施工力量增援都江堰。
5月16日晚20时,通过成都燃气技术人员和都江堰天然气公司抢修人员的通力配合,二环路至迎宾大道的天然气管线恢复供应,这是震后都江堰市第一条恢复供气的管道,位于该管道上的蒲阳路CNG站随着供气恢复后开始运转。
5月17日,公司董事长韩晓谷、总经理彭俊福亲率一支由施工、抢险、检测和技术专家组成的30人的抢险队,抽调8台抢险车,携带发电机、电焊机、PE焊机、空压机、测漏仪和省内仅有的一只价值30万元的光学甲烷遥测仪以及其它器材、补给赶赴都江堰,与陆续赶到的新都、青白江、龙泉、双流、金堂等公司的抢险队伍会合。按照事先制定的城区恢复供气方案,各抢险队伍与都江堰天然气公司展开恢复供气工作。
17日晚21时,公司增援抢修的交通CNG站试压合格,具备供气条件。至此,都江堰三座CNG站均修复完毕,一旦供电恢复,均可正常运转营业。
同时公司又主动承担了都江堰城区恢复供气工作中难度最大的国宴宾馆至南桥管线的修复任务。该管线负荷大、用户多、分支管复杂,承担着两所学校、两所医院以及都江堰市委大楼的供气任务,是从一环路通向中心城区的主动脉。
截止20日,经过全面抢修,现已基本恢复了都江堰主城区燃气供应,可保障各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和城区市民的基本生活用气。
成都燃气的抢险队员仍然奋斗在都江堰的抢修现场,对所有抢修完毕的燃气管线进行最后巡查,确保安全。公司地震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要求:支援都江堰的全体抢修人员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奉献精神和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优良作风,把成都燃气全体员工对灾区人民的感情融入到抢修工作中去,争分夺秒、夜以继日地工作,争取早日保质保量抢通管线,为抗震救灾工作贡献成都燃气的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