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内涵
延安精神的灵魂: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延安精神的思想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延安精神的本质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延安精神的显著特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精神解析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灵魂。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必须把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统一起来,依据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从实际出发确定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及实现这一任务的有效途径, 并使自己正确的政治主张化为亿万群众的行动纲领;同时要培养和造就一支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政治路线的优秀人才。 [详细]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延安精神的思想精髓。中国共产党能够在短短的二十八年时间里,由一个仅仅五十余人的小党,成长为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成功、缔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执政党,在西方人看来"几乎是不可想象的"、"难以置信的",这与中国共产党不断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并逐渐在全党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密不可分。 [详细]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延安精神的本质体现。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我们党的政治立场和行为准则,是由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决定的,是由党的世界观和指导思想以及党的伟大历史使命与奋斗目标决定的。[详细]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延安精神的显著特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是自信、自强、自立的主体精神,是一种不畏艰险、顽强拼搏、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创造精神,是克勤克俭的高尚品德。 [详细]
精神组成
延安精神内涵丰富,它的原生形态主要是延安时期形成的抗大精神、延安整风精神、南泥湾精神、张思德精神、白求恩精神、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和劳模精神等。延安精神是各个原生形态精神的总汇,各个原生形态精神是延安精神的生动体现,是原汁原味的延安精神。
抗大精神: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
白求恩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
延安整风精神: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批评与自我批评。
南泥湾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
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不怕困难、克服困难,实事求是、调查研究,和群众打成一片。
张思德精神: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和为人民利益不怕牺牲。
延安劳模精神:以身作则、大公无私、勇于创新、埋头苦干。
党的七大精神:团结、民主、批评与自我批评。 [详细]
发展历程
延安精神有一个逐渐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若以延安时期十三年为考察对象,这一过程大体划分为三个阶段:
从1935年10月到1938年9月是延安精神的孕育期,主要标志是我们党倡导的抗大精神和白求恩精神以及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任务。 [详细]
从1938年9月到1945年6月是延安精神的形成期,主要标志是大生产运动和延安整风运动的开展。毛泽东称这是中国革命链条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两个环节,抓住这两个环节,就抓住了中国革命的全局。 [详细]
从1945年6月到1948年3月是延安精神的成熟期,主要标志是党的七大胜利召开,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毛泽东在七大上总结的党的优良作风,即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作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是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它任何政党的显著特征,从一定意义上讲,也是对延安精神的理论概括,标志着延安精神的成熟。 [详细]
中央领导论延安精神
纪念场馆
学习资料
简介
延安——中国革命的圣地。在这片古老的黄土地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艰苦奋斗了13个春秋,他们以坚定不移的崇高信念和勇于开拓的创业实践,使延安成为中国革命的大本营和武装斗争的统帅部,并在拯救民族危亡和争取人民解放的血与火的斗争中创造了辉煌业绩,培育和铸造了中华民族的振兴奋进之魂——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结晶,是我们克敌制胜的坚强精神支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
延安十三年
中共中央以延安为中心,在陕北领导中国革命长达十三年。这十三年,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力量大发展的时期,是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并确立在全党指导地位的时期,是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期,在中国革命进程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毛泽东曾指出:“延安和陕甘宁边区,从1936年到1948年,曾经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曾经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人民对全国人民是有伟大贡献的。”